山东滨州,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洲,因水而得名。但历史上的滨州,却深受水资源贫乏、水灾害威胁和水污染严重之害。滨州当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70立方米,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同时,滨州市多数河流受上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影响,水质污染严重,河道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同时,随着需水量的增加,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成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全力加大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成为滨州迫在眉睫的选择。
立足城市发展
构建城市生态水网
自2003年开始,历届市委、市政府着眼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营造宜居环境,彻底改变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提出要将水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和“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宏伟战略。其中,核心工程就是“四环五海”水系治理。工程在原先城区排水沟渠基础上进行了清淤疏浚、扩宽加深、局部衬砌和美化,形成了河、湖、库、渠相连,引、供、蓄、排水一体的“四环五海”城市水网。整个城市水网由六纵、五横、五海、七十二湖及若干条小溪组成。经过近十年的综合治理和完善,完成投资3亿元,主城区“四环五海”“三十六桥”“七十二湖”初具规模,形成了“四环”相连,“五海”呼应,“河海”连通,桥、湖点缀的“水中城市”。“四环五海”实施以来,滨州市城区水体面积增长了7倍左右,仅“五海”就达12.4平方公里;林带面积达两万亩,形成了基本闭合的环城林带。
突出综合治理
全力实现人水和谐
滨州市在对城区水系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扩宽思路、提高标准、创新理念,实现了水系治理与景区建设相统一、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工程造型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工程布局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目标。在抓好水系综合治理的同时,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障措施,提升绿化水平,加强水污染防治,落实水源保护措施,形成了“绿、水、城”一体的生态格局,达到了“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治理效果。其中,突出抓好因地制宜,如在中海的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周边环境,集湖泊、岛屿、湿地、林木、草地于一体,突出日月星辰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以相应的形态将绿化小岛散布在宽阔的水面中,并以标志性建筑加以点缀,成为目前滨州的形象代表之一。同时,突出抓好景观配套,在市区打造了新立河、秦皇河等多条特色水利景观带,形成了诸多“水路相依、林景有致、碧水绿荫、碧波清澈”的亲水乐园。
强化示范带动
激活全市水生态建设
在滨州城区“四环五海”建设的示范带动下,以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为目标定位,全面展开了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载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1处,基本覆盖所有区县,水利风景区总数居全省前列。 在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滨州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生态治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水文、生态、民俗和文化资源,将滨州治水文化、人文风情和特色民俗风情有机融入景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风景区。如黄河岛水利风景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充分利用景区内的黄河岛水库、生态芦苇湿地、防潮大堤、万亩水系生态防护林、渔业科技园和生态农业采摘园等景观,倾力打造了集水利风景、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
建设节水型社会
全面增强节水意识
滨州市是水利部确定的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试点期间,滨州市站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围绕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四大体系,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在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用水等领域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缓解滨州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实现人水和谐。通过三年的试点建设,如期完成规划中的各项试点建设任务。 为落实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目标,滨州大力推广企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引导纺织、石化等高耗水行业加强企业内部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改造,推广科技含量高的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由2007年的56.3%提高到68.38%。在生活节水方面,滨州市推广了节水型器具。设施改进后,家庭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由2008年的65%提高到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