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是钱正英老部长90大寿。我有幸从1952年参加工作起,直到1988年调离水利电力部的36年间,一直在水利电力系统,直接或间接在钱老的领导下。我从她身上看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形象,也领悟到如何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身虽动
心仍在
钱老从1952年起,以29岁的青春年华,在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部长的岗位上奋斗了36年,踏遍了江河湖海,奔波于高原平川。 1988年,钱老离开水利部到全国政协工作,尽管年事已高,仍然继续为水利操劳。20世纪90年代初期,她仍然肩负着三峡工程论证组负责人的重担。为总结多年水利工作的实践经验,她组织20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主编了《中国水利》一书。为了工作需要,她通过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一大批国内有关各方的院士、专家,经过深入地实地调查研究,论证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和《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项目。 1996年8—9月,钱老鉴于当时水电装机容量大幅下滑、水电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组织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届或第八届委员的张光斗、李颚鼎、潘家铮、赵庆夫、徐乾清等座谈,向国务院写出了《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中,加快水电发展》的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水电的政策措施,供国务院决策参议。
轻物质
显高尚
1959年,钱老从青铜峡出差回京,路过内蒙古三盛公水利工地,顺便了解情况,当晚水利厅领导请钱老吃饭,钱老直言拒绝,同大家一起在招待所食堂就餐。 1984年元旦,钱老趁节日休假时间,去上海看望在那里住院治疗的李代耕副部长。回程时,刚上任的华东电管局负责人亲自赴机场送别,并送来一些上海的土特产品。钱老的新任秘书正为此为难之际,碰上水电部的老同志,老同志很干脆地对华东电管局负责人说:“赶快收起来吧,免得挨批评。” 在困难时期,有的单位自己办农场搞农副业生产,有所收获,有时送一些给钱老,钱老吩咐全部送到水电部幼儿园。
勤调查
促改革
1983年9月26日,胡耀邦总书记在水电部《关于提高电力工业投资比重》的报告上批示:“发展电力工业要靠两篇文章,一篇是你(指钱正英部长)提出要提高电力工业的投资比重,另一篇是一定要降低建设造价,选择最优方案,缩短建造周期……这篇文章就全靠你们自己来做了。” 水电部在接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批示后,立即采取多种举措传达贯彻,在水电系统掀起了做好“第二篇文章”的热潮。为认真做好“第二篇文章”,研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如何转轨变型进行改革,部党组决定由基建司牵头,组织劳资司、财务司和水电总局负责人组成调查组到水电十二局进行现场调查,提出改革建议。 经过一个多月的现场调查、研究、座谈、交换意见,调查组认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改革需要实现三个转变,采取四项政策。调查组向部党组汇报后,钱老当即决定:一是批准十二局作为试点,对水电施工企业进行全面改革。二是在整个电力系统实行劳保统筹。三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局进行基地建设,由部里拨款,加上相关的前期工作费用,逐步推行。 这一决定不仅缓解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当时的严重困难,而且对于施工企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冲击了计划经济的基本建设体制,开始了招标投标制。二是消除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依赖,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三是试行了前方施工和后方基地的分离。这些举措都大大减轻了施工企业的负担,为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创造了前提,也为企业跨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关键时
破难题
1967年,当时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下闸蓄水失误,当年发电成了问题,在全国电力系统引起了很大震动。因为当时全国缺电严重,刘家峡一台机组容量25万千瓦,一旦不能投产,火电机组十台也不一定能补上,对全国电力供应影响极大。 当时水电部已经军管,军管会派出以部领导为主的工作组。我们长期驻在工地协助工程局参与堵漏工作,经过工程局设计以及施工人员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实施了多种方案都没有堵住。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指示军管会把在“牛棚”内的钱正英调出来参与堵漏工作。钱老到工地后,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多次召开讨论会,最后,她在吸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亲自提出方案,通过实践,解决了这一大难题,确保了当年蓄水发电,缓解了严重缺电的状况。(张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