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首  页   水利概况   政务公开   工作动态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 - 他山之石
关于科学抗旱的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09-16     信息发布人:水利局管理员

  7月中旬以来,我国江淮、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南方部分地区旱情来势迅猛,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党和政府十分关注旱情发展,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正常生产。
  7月30日,国家防总召开会议分析研判了伏旱形势,并部署安排了相关抗旱工作。同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针对如何科学抗旱,尤其是处在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关键期的湖南、贵州等地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请她解读如何科学有效地抗旱。同时,我们还推介了一些抗旱小知识。

  吕娟: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

  1 水稻“双抢”期要注意什么?

  【当前正值早稻拔节、孕穗、抽穗期,也是早稻整个生长期需水量最大的关键期,应尽可能及时地为稻苗补充水分,减少稻谷的死亡率】

  现代水利周刊:此次受旱地区,如湖南、贵州等地正处在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关键期,干旱将对稻谷收成等方面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吕娟:据统计,截至2013年7月31日,湖南、贵州、湖北、江西、重庆、江苏、安徽、浙江部分地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旱情,其中湖南、贵州最为严重。湖南、贵州两省耕地受旱面积分别达到1285万亩和1271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为980万亩和1271万亩,分别占本省耕地面积的17%和19%。稻谷产量分别占这两省粮食作物产量的79%和35%,如果稻谷因旱遭受损失,两省今年的粮食产量势必受到较大影响。
  当前正值早稻拔节、孕穗、抽穗期,也是早稻整个生长期需水量最大的关键期。据统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拔孕期和抽穗开花的时间大概在8月6日到9月1日,每亩需水量约为50立方米;在西南地区,水稻抽穗和灌浆的时间大概在7月21日到9月10日,每亩需水量约为50立方米。因此,应尽可能及时地为稻苗补充水分,减少稻谷的死亡率。

  现代水利周刊:您认为,造成这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吕娟:当前,夏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带本就是夏伏旱高发区,夏秋季节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导致高温、少雨,蒸发、蒸腾加剧,形成“伏似火、秋如伏”的干旱天气。今年发生的夏伏旱同往年一样,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气象原因,主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湖南省为例,截至7月底,湖南全省累计降雨787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减少18.6%;1—6月全省蒸发量为539毫米,较历年同期增加17.2毫米,无雨日数达到25.4天,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无雨时间最长的月份。干旱发生的地点正是著名的“衡邵干旱走廊”。
  二是当前正处于农作物需水高峰期。7、8月正值湖南等地夏季气温较高时段,目前湖南日平均气温超过35℃的天数已超过18天,蒸发量大于同期降水量,导致农田缺墒。7—9月是长江中下游中、晚稻分蘖、孕穗、抽穗的需水关键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90%以上。这一时期也是棉花结桃、柑橘壮果的关键期,如果灌溉条件跟不上,农作物生长将受较大影响。
  三是应对严重干旱能力不足。以湖南为例,湘、资、沅、澧四水今年来水比历年同期均值下降32.7%,其中7月份下降60.2%。来水减少加上抗旱用水量增加,已有367条溪河断流,347座小型水库和9.34万处山塘干涸。全省198万处以灌溉为主的蓄水工程7月底蓄水96.16亿立方米,占可蓄水量的48%。
  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因素。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逐渐减少,复种指数提高等,加重了干旱的发生和发展;森林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客观条件脆弱;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利基础设施的局限性和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导致需水增加,造成缺水程度加重等,都是干旱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2 科学抗旱,各方有哪些责任?

  【灾害的风险分担是降低干旱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保底,可以有效降低干旱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现代水利周刊:根据这些受旱地区的特点,您认为,应该如何科学应对此次干旱?
  吕娟:首先,根据旱情轻重缓急,有的放矢、科学有序地开展抗旱。尽可能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和可供水情况,分析本地区各区域旱情等级分布。对旱情严重的地区,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先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对于轻、中度旱情地区,根据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情况,努力开辟新水源,最大限度挽回农业损失。
  其次,减轻干旱灾害的根本措施是节水和开辟新水源。对于饮水困难地区,在确保居民基本用水基础上,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于农业受旱地区,指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抗旱,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式灌溉,想方设法既能保证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要求,又能节约水资源。
  最后,在开辟新水源方面,对于农业抗旱,尽量不要采用深层承压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水库联调,打浅层井或引河道水;对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可多动用一些人力,多准备一些拉水、送水设备,采用远距离调水或打井等手段。

  现代水利周刊:科学应对干旱,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分别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吕娟:目前,我国抗旱减灾管理基本是政府行为,除政府设立了抗旱管理机构和组建了抗旱服务组织外,几乎没有民间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抗旱的基础设施,应急时的人力、物力、财力,灾后的救济、救援、救助等全部由政府承担。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灾害的风险分担是降低干旱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保底,可以有效地干旱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例如,澳大利亚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国家干旱政策》中规定,政府、农民等不同主体在应对干旱灾害风险中应承担不同责任,政府要营造有益于实施财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整体环境,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激励机制、信息交换、教育培训、土地保护以及科研开发在内的体系,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完善的财产管理措施,同时要求农民自己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2005年1月,多国政府通过的《加强国家和区域的抗灾能力: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简称《兵库行动纲领》)对不同组织在干旱管理中的责任进行了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社区组织,特别是代表最弱势群体的社区组织,是以人为本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战略和行动的关键。社区组织应该对干旱及其影响有所认知,能够采取具体行动,还应不断促进当地传统经验和专门技能的应用。
  二是地方政府,通常对公众安全以及社区面临危险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减轻干旱灾害风险计划或项目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并掌握各类预警信息以减少各种因旱的损失。地方政府还扮演着连接地方和国家政府的桥梁角色。
  三是国家政府,主要负责政策和框架制定,推动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措施实施,以及促进备灾和预警所需的技术系统发展。国家政府能够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国家级减轻灾害风险平台以及其他现有机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政府有责任确保各项政策和法律的顺利执行;制定防灾、减灾和备灾措施,确保警告和响应覆盖所有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国家政府还需要为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干旱灾害应对能力,把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政策转变为当地实践。此外,进行基础评估、监督《兵库行动纲领》各项目标的实现,以及优先事项的实施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四是民间组织,在社区层面有强大发言权,能帮助社区提升认识、传播知识,推动个人和邻里间落实减轻干旱灾害风险的政策和做法。此外,这些个人和团体还发挥重要的宣传作用,确保减轻干旱灾害风险这一议题一直保留在高层政府领导人和决策者的工作议程中。一些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往往处在减轻干旱灾害风险实践最前沿。在获得资金和实施试点战略计划方面,民间组织也往往更为灵活。
  五是私营部门,在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而多样化的作用,包括在业务范围内提高应对能力(主要指业务连续性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此外,私营部门有一个尚未开发的潜力,即以技术资源、专业技能以及通过捐助实物和现金的形式提供完善的服务,特别是早期预警等减轻灾害风险措施的交流和传播。
  六是媒体,在增强居民减灾意识及预警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媒体是决策者、工作人员和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肩负着重大责任。因此,媒体工作者要改进方法,报道“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吸引公众注意力。
  七是科学界,通过提供专业的科学和技术支撑,协助各国政府减轻干旱灾害风险。科学家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分析社区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确定居民及生计的脆弱性,支持科学的、系统的监测、预警服务,支持数据交换,将科学技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信息,并向公众发出预警。此外,科学家还致力于传统和地方经验的分析和应用推广,以及相应的技术转让与技术调整。在研究减轻干旱灾害风险具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家还评估、促进相关知识体系的建立。

  3 如何走出年年抗、年年旱怪圈?

  【湖南的干旱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部分干旱地区的现实状况,即“年年抗旱、年年旱”。应对未来的干旱灾害,必须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总动员,各部门、各团体各司其职,密切合作】

  现代水利周刊:受旱的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干旱?历史上发生干旱的经验和教训给这次干旱带来哪些启示?
  吕娟:据长序列历史资料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轻、中度干旱事件平均2年就发生一次,严重以上干旱事件平均7、8年就发生一次,特大干旱平均每20—23年发生一次。湖南省在1978年、1990年以及2003年均遭遇过全省性夏伏旱。此外,在20世纪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年)、80年代以及本世纪还发生过数次严重的干旱灾害。全省多年平均受灾面积908万亩、损失粮食27亿公斤、饮水困难人口274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98万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城镇因旱年均减少供水总量5亿立方米、影响城镇人口258万人、影响城镇工业增加值27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合计年均约70亿元。
  湖南的干旱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部分干旱地区的现实状况,即“年年抗旱、年年旱”。若想走出这一怪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未来的干旱灾害管理中必须推行风险管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针对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灾前监测、分析、预测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估干旱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优化组合各类抗旱措施;灾中有序、有效应对;灾后科学评价,从而达到主动、科学地减少干旱灾害损失的目的。
  二是加快完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依然严重,新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正在推进中,抗旱非工程措施,尤其是旱情的监测、预警、预报等也还很不完善,抗旱期间无抓手,盲目抗旱、被动抗旱现象突出。
  三是努力提高干旱灾害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干旱灾害管理科学化水平体现在能够准确掌握干旱发生规律,准确预测干旱发生时间,准确预报干旱发生大小,准确发出干旱灾害预警,从而主动从容地应对干旱灾害,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但是,干旱灾害涉及面广,成灾机理十分复杂,加之数据缺乏,目前国内外对干旱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未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四是加强干旱灾害风险应对的公众教育。当前,我国社会及公众接受防灾减灾知识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公众对干旱灾害及干旱灾害风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系统和正确的教育十分缺乏。干旱灾害的风险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最好纳入大、中、小学的公共教育,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的范畴。
  五是做好防范大灾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1949年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大力开展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如今因旱死亡的事情已经很少发生,这使得许多人思想麻痹,认为干旱来得慢,采取措施可早可晚,临时应对也来得及。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因为一旦遭遇全国性的连年大旱,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势必很难应对。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粮食储备和水源储备。
  应对未来的干旱灾害,必须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总动员,各部门、各团体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形成干旱灾害的各种因素,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减灾手段,努力消除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纠正人类社会的不良行为,在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思想的指引下,真正实现从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从盲目抗旱向科学抗旱转变。


  抗旱小知识

  干旱、旱情与旱灾有什么区别?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干旱是世界上普遍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等。这些说法是将干旱和干旱灾害混为一谈。事实上,干旱、旱情和干旱灾害概念不同,其内涵也不同。
  干旱是由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或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形成的,是一种由气候变化等引起的随机性、临时性水分短缺现象,既可能出现在干旱或半干旱区的任何季节,也可能发生在半湿润甚至湿润地区的任何季节。
  旱情是干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干旱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等。
  干旱灾害,即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旱灾具有渐变发展的特点,影响具有积累效应,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难以准确判定。在现代社会,由于许多防旱抗旱减灾措施的应用,旱灾一般不会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及建筑设施毁坏,但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损失却非常大。
  干旱、旱情和旱灾是水分短缺这一自然现象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3个不同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干旱是一种自然因素偏离正常状况的现象,是旱情和旱灾的主要诱因之一,而旱情和旱灾则是干旱的继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破坏。

  干旱预警包括什么?

  干旱可用不同的颜色直观地代表其严重和紧急程度,即干旱预警的红、橙、黄、蓝四种颜色。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我国干旱预警应急等级按照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大干旱(Ⅰ级)、严重干旱(Ⅱ级)、中度干旱(Ⅲ级)、轻度干旱(Ⅳ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但是由于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这种等级划分在不同地区的适用范围和标准不同。

  如何划分抗旱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我国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Ⅰ级,最低级别为Ⅳ级,具体如下。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特大干旱;多数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极度干旱。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多数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一座大型以上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干旱灾害;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中度干旱;一座大型以上城市发生严重干旱。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轻度干旱,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因干旱影响正常供水。

  面对干旱,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干旱,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节约用水。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共同努力,效果仍然十分可观。例如,用脸盆洗脸每人每次用4升水即可,采用喷水式水龙头既减少洗脸时可能出现的交差感染还可节约70%的洗脸水;与长流水刷牙相比,用水杯刷牙的节水率达96%;洗澡间隙及时关水,并注意洗澡水的循环利用;掌握洗菜、洗衣、养鱼养花的节水小窍门;及时修理漏水水箱,回收空调冷凝水,利用剩茶水等等。
  

      摘编自《水多水少话祸福——认识洪涝与干旱灾害》一书

打印此页  打印此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保定市水利局主办 地址:保定市东风东路275号 技术维护电话:0312-5881559
  冀ICP备1500919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106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306000026